织密反诈防护网 守护金融安全线 |
|
|
|
在金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构建主动防御体系、提升公众金融安全素养,已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任务。威海银行一线机构以识别为矛、联动为盾、宣教为基,通过“预防—拦截—教育”全链条反诈实践,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 剥开诈骗“糖衣” 识破代购骗局 近日,威海银行竹岛支行理财经理凭借敏锐的风险嗅觉和负责任的职业态度,成功识破一起以“老挝旅行团代购犀牛角”为幌子的电信诈骗,为客户避免了大额财产损失。 当天,客户王阿姨匆匆来到网点,要求办理5万元大额转账,称老挝旅行团领队可帮忙低价代购犀牛角,“晚了就没名额”。理财经理立即警觉——犀牛角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制品,买卖运输均涉嫌违法,而“境外低价代购稀缺品”正是常见诈骗套路。 理财经理当即上前与王阿姨沟通,起初,王阿姨半信半疑,认为“领队”态度诚恳,且“旅行团信息”看起来很正规。理财经理便进一步引导她核实旅行团资质,发现所谓的“旅行团”在国家文旅部门的备案系统中根本无法查询,所谓的“领队”联系方式也仅是一个临时注册的社交账号。 在证据面前,王阿姨终于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诈骗圈套,激动地说:“幸好你及时提醒,不然不仅钱没了,还可能犯法!”随后,理财经理协助王阿姨拉黑诈骗分子,指导她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叮嘱其今后遇到类似“高回报”“低价代购稀缺品”的信息时,务必先与家人商量或向银行、警方咨询,避免上当受骗。 多方联动抢时间 拦截连号钞骗局 近期,威海银行德州分行成功拦截一起针对老年客户的“连号钞票兑奖”骗局,柜员以专业职业素养帮七旬老人避免损失,获客户及家属感谢。 朱大爷到德州分行营业网点,要求取出1万元现金并兑换成“人民币冠字号最后一位连号百元新钞”,过程中提及“兑奖”“限量名额”等内容。当班柜员结合反诈培训经验,判断可能为“连号钱兑换”骗局,遂放缓操作,主动询问活动细节。 朱大爷称活动信息来自小区门口发放的传单,只要向对方展示10张100元连号钞即可兑换价值1000元白酒一瓶,发传单者还嘱咐“别跟家里人说”。这与支行反诈培训中强调的“要求现金交易、连号钞票且不让告诉家属多为诈骗”的特征相符,以免费兑换为幌子引导购买高价保健品。 为防止老人受骗,柜员以“大额取款需核实身份”为由联系营业室主任,大堂经理则向朱大爷讲解类似诈骗案例,说明骗子多以廉价商品为诱饵,骗得钱款后卷款跑路。同时,工作人员以需与家属核实为由联系朱大爷女儿,家属赶到后共同劝说,老人最终识破骗局,对支行工作人员连连表示感谢。 精准识破刷单骗局 守护百姓“钱袋子” 日前,威海银行淄博分行员工凭借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能力,成功拦截一起兼职刷单骗局,为客户挽回了财产损失,切实做好群众身边的金融守护者。 淄博分行营业部前台接到客户吕女士电话咨询,客户语气急切,要求解除转账限制,提前支取定期存单。当询问客户资金用途时,客户称做网络刷单的兼职需要临时资金。工作人员当即判断可能是刷单返利类诈骗,详细询问缘由并警示风险。 原来,吕女士近期被拉入一个兼职刷单群,前几次任务均收到了小额佣金,她准备试着做笔大业务。客户经理告诉吕女士,刷单本身违法,所谓收款截图、佣金结算全是诈骗分子编造的陷阱。经耐心引导,吕女士如梦初醒,当即退群,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严谨表示感谢。 长期以来,威海银行通过真实案例复盘、情景模拟演练等多种方式,让员工练就敏锐反诈洞察力,精准识别业务办理中的诈骗风险,并与公安机关建立高效协作机制,筑牢金融风险阻断防线。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四必问、一签字”制度(问汇款对象、用途、金额、是否认识对方,签字确认),对可疑情况“多问一句、多核实一下”,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下一步,威海银行将持续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用专业服务为群众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为金融秩序稳定添砖加瓦。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