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荣成市财政局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通过压责任、树标杆和强培训,有效提升了内部治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较好地体现了内部控制服务财政科学管理和提升经济业务效能的应用价值。 一、压实责任,实现内控建设与考核挂钩 自2023年度起,率先将内控建设成效纳入部门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将内控建设列为财政管理改革的重点任务,从规范内控报告编报入手,将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嵌入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内控建设从“软要求”变为“硬约束”,显著增强各单位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二、树立标杆,推动内控体系持续优化 建立内控评价工作机制,科学设定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单位自评+财政复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现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全覆盖。依据综合评价结果,选取10家机制完善、成效明显的单位作为内控建设标杆进行重点培育。将优秀案例纳入“内控创新实践案例库”,引导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对标学习,推动互学互促,实现内控体系持续改进和管理效能整体提升。 三、强化培训,提升专业实操能力 聚焦关键环节,开展全市内控建设专题培训,培训关键岗位负责人200余人次。采用“理论授课+系统演示”的模式,围绕“规范权力运行、防范业务风险”核心目标,从制度设计、流程优化、业务风险点等方面,详细讲解内控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内控制度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明确重点业务风险防范路径,有效提升基层单位内控建设与执行的实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