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财政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34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强威海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建议) |
|
|
|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134号提案的答复 曲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威海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统筹整合金融惠企政策方面 一是用好政策工具箱。今年以来,我们会同相关部门优选四大类45项金融惠企政策,编制《金融政策服务手册》推送至各类企业,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同时,加大科技支行、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一揽子政策宣传力度,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引导作用,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辖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55.78亿元,较年初增加137.32亿元,增幅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191.61亿元,增幅10.49%。 二是丰富小微贷款抵质押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抵质押融资方式,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72.40亿元,占比达12.64%,较去年同期上升2.23个百分点。依托科技支行等政策,引导银行机构积极开展新型抵质押融资业务,放大小微企业智力成果转化成效,截至4月末,科技支行知识产权质押授信15.38亿元,股权质押授信4.38亿元。 三是发挥考核引导作用。修订普惠金融考核实施细则,激发银行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制定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方案,按季度开展评估,通过一对一通报、约谈等形式,强化对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2.05亿元,较年初增加68.79亿元,同比增加5.89亿元,增速9.2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5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17.95万户,较年初增加2.31万户,整体实现“两增”。 二、建立推广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方面 为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搭建“信财银保”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归集涉企大数据信息,将企业分为A、B、C、D四级,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全市中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担保增信,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缺少抵押物、贷款难度大等问题。依托平台与省信用中心联调联试,打通全国融资服务平台省级节点数据接口45个,涵盖纳税、不动产、公积金等各类信用信息。截至目前,“信财银保”平台已实现26家银行、13121家企业入驻,协助银行为企业发放贷款4797笔,金额超过258.9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三、风险控制数字化方面 为推进数字赋能金融服务工作,我市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威海链”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能的通知》,利用政务区块链平台“威海链”推动150多类个人数据和200多类企业数据在金融领域依法合规应用,支持金融机构根据个人、企业数据绘制客户“画像”,实现政银系统互联、数据互通,打造精准高效、安全可信、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威海链”已接入威海市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威海分行、农业银行威海分行、齐鲁银行威海分行四家银行,累积办理业务超过7000笔,有效实现了公共数据在普惠金融领域的价值转化。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根据您提出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一是持续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依托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人才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支行贷款等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小微企业倾斜。二是持续扩展地方融资服务平台应用。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提升“信财银保”联动机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帮助更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并不断扩大平台服务范围,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三是持续推动风险控制数字化。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为抓手,深入推动公共数据在普惠金融等领域创新应用,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恳请您在百忙之中继续关注支持金融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动我市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威海市财政局 2024年6月7日
(联系人:高楠,联系电话:5273702)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