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典型案例四 荣成市自然资源局 扎实开展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 荣成市自然资源局扎实开展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对原国土资源、林业、规划、不动产等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统筹整合,极大提升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 一、抓好财会人员素质提升 自然资源局财审科刚成立之初,会计规范化水平不高,财务人员队伍老化,财会专业人员后备力量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局党组近年陆续招录财会专业本科优秀毕业生3人,充实到财审队伍,使财审队伍年龄结构得到改善,专业化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财审科目前共有财务人员7人,其中财会专业6人,计算机专业1人;具有会计系列职称的4人,其中:高级会计师1人,会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2人。从事会计工作25年以上3人,平均年龄从成立之初的49岁降到38岁,财会队伍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在业务能力提高上,科室所有人员除严格按照要求参加财政局培训及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60小时以上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科室中2022年有2人参加了会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1人参加了初级资格考试,1人正在进行财会专业学历提升学习。整个科室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科室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大家利用各自的经验优势和学习优势,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不断提高个人的财务能力和水平。 二、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建章立制”提管理水平,“夯基垒石”促长效发展,加强财务规章制度建设,推进财务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厘清部门职能入手,结合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理念,单位职能与部门职能梳理进行点面结合,强化各业务过程管控,厘清财务管理整体管控框架,确保财务管理规章体系的完整性、规范性。对机构改革之前原各单位的财务制度进行了梳理,统一整合修改,制订了一系列财务相关制度,涵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专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合同管理、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三重一大”事项等8个领域。三、理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因自然资源局成立办公地址发生改变,原国土局、规划局、林业局的固定资产都要搬迁到新的大楼。自然资源所属单位多,固定资产也多,特别是防火物资种类繁杂、不易管理,再加上地址变迁等因素更是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严重不符。针对这种情况,财审科一方面对三个科局的固定资产账目进行合并,彻底厘清自然资源局账上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另一方面,组织全局各单位、各科室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对固定资产实行“二维码”管理。在依托荣成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安排专人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了核查清点,确保每一个固定资产都有“二维码”身份证,并落实到每一个科室或单位的每一个人。对需要划转的资产进行划转,对需要报废的固定管资产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废。与此同时,制订出台了《荣成市自然资源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配置标准、固定资产购置、划转、报废及内部调拨的程序进行规定,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 四、扎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涉及业务种类多,范围广,所属科室及下属单位较多,财务管理形势严峻,因此实施常态化管理,常抓不懈,刻不容缓。实施常态化管理以后,实现了“控制关口”前移,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效果,紧紧把住财务管理安全关口。 一是建立内控制度。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台《荣成市自然资源局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纵横联系的分工、协调、制约和监督机制,有效促进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章化、制度化,规范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使内控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是接受纪委监督。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大额资金的使用在上会前,要经过业务科室审查,财审科对财务的合规性、相关资料的齐全性进行审查,报分管领导审查,最后汇报给单位负责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邀请纪委纪检监察组列席参加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大额资金的使用、大宗资产的调拨、报废等处置及其他重大事项,将相关资料及时报送到市纪委纪检监察组,主动接受监督。通过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联动水平,有效管控了资金运行风险。 三是加强预算管理。编制预算做到科学编制,提高各项预算指标的科学性,对预算编制各项指标进行进一步细化,使各项收支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切实维护财经秩序的严肃性。在预算安排上,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在确保人员和日常公用经费的基础上,保证重点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会计监督,严格按照资金的额性质和用途对各类资金分类核算,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 四是严格绩效管理。将绩效的理念深入融入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个环节,实现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在威海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公司对2019-2020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绩效评价中,评价小组检查评价了威海8个区市和威海市级2个林场,我局综合评价得分位列第一名,是全威海市唯一一个得分超过90分的单位。对各种项目资金实行强化目标绩效管理,做好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的绩效监控,开展好事后的绩效评价,将绩效目标的申报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对各科室上报的项目资金预算,狠抓审核关口,提高绩效目标编报质量,对绩效目标设置不明确、不清晰的项目,一律退回重报。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绩效监控管理,对各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落实双监控,对发现预算执行进度缓慢、预算执行与预算绩效目标偏离较大的项目及时纠偏,督促加快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顺利实现。对经确认确实无法支出和无需支出的,及时上报市财政局进行预算调整。 五是强化审计问题整改。根据近年来巡察、检查、审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遵循“举一反三”的原则,全面梳理查找我局在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合同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各项财务制度,有效促进财务工作不断规范,形成了“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提升规范”的闭环管理程序。
|